题辞》中达到临界点或爆发点,再经由1926年的"漂流"与"大时代"的正面碰撞.本文梳理1925年上半年在鲁迅的散文诗、杂感和翻译写作中"杂文之发生"的脉络和表现方式,认为在文体并行和混合状态里,杂文的胜出标志着鲁迅克服种种困境、挑战和危机,最终在针对近代文学制度的"非常态"或"例外状态"中作为文学世界的"主权者"出场,在写作的新强度和更高的普遍性层面,走向一种超越固有文类和表现手法的总体艺术风格.">
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希望与躁动:鲁迅杂文发生学小史(上)
文献摘要:
鲁迅"杂文的自觉"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事件",也是一个具有批评理论意义的概念构造,并非传记或文学史上的局部或阶段性问题,而是通过"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关系到鲁迅文学乃至整个新文学起源期的整体阐释.在1925-1926年间的鲁迅创作中,可见"杂文发生学"的散点和多点起源.这个起源在1924年的创作中处于酝酿和萌动状态,在1925年底《<华盖集>题辞》中达到临界点或爆发点,再经由1926年的"漂流"与"大时代"的正面碰撞.本文梳理1925年上半年在鲁迅的散文诗、杂感和翻译写作中"杂文之发生"的脉络和表现方式,认为在文体并行和混合状态里,杂文的胜出标志着鲁迅克服种种困境、挑战和危机,最终在针对近代文学制度的"非常态"或"例外状态"中作为文学世界的"主权者"出场,在写作的新强度和更高的普遍性层面,走向一种超越固有文类和表现手法的总体艺术风格.
文献关键词:
事件(event);杂文发生学;例外状态;杂文的自觉
作者姓名:
张旭东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旭东-.希望与躁动:鲁迅杂文发生学小史(上))[J].鲁迅研究月刊,2022(08):5-16,29
A类:
杂文发生学
B类:
躁动,鲁迅杂文,小史,杂文的自觉,哲学意义,批评理论,传记,文学史,鲁迅文学,新文学,学起,散点,酝酿,萌动,华盖,题辞,中达,临界点,再经,漂流,大时代,正面碰撞,上半年,散文诗,杂感,译写,表现方式,文体,混合状态,胜出,近代文学,文学制度,非常态,例外状态,主权者,出场,文类,表现手法,艺术风格,event
AB值:
0.4383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