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国北京公共空间与新文学阅读文化的塑造——以鲁迅及其读者为中心
文献摘要:
"五四"以后大量新式知识分子从乡村来到城市生活,在现代城市中习得新的阅读经验.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其公共空间对于新文学阅读文化的塑造尤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围绕鲁迅及其读者,讨论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于阅读公众的意义.其中,鲁迅参与筹办的通俗图书馆作为知识共享与传递的公共场所,在新文化的传播、新青年的养成方面,起到了至为重要的启蒙与庇护作用;游荡于贩售新文化、新文学书籍的书店,带给读者的更多是商业消费体验;而鲁迅与知识青年前往休闲的公园,既是文化交流的场所,也体现了空间上的社会区隔.公共文化空间形塑了现代知识者对新的阅读文化、知识系统以及生活方式的认知.
文献关键词:
民国北京;公共空间;阅读文化;鲁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潇雨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潇雨-.民国北京公共空间与新文学阅读文化的塑造——以鲁迅及其读者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22(03):56-63
A类:
B类:
民国北京,新文学,文学阅读,阅读文化,鲁迅,五四,新式,知识分子,城市生活,现代城市,习得,阅读经验,新文化运动,典型意义,城市公共空间,之于,筹办,通俗,知识共享,公共场所,新青年,至为,庇护,游荡,贩售,书籍,书店,带给,消费体验,知识青年,前往,社会区隔,公共文化空间,形塑,现代知识,知识者,知识系统
AB值:
0.4502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