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理论在胃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HRV)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与"昼不精,夜不暝"两种状态对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行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2例.根据患者术后第3天(记D3)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Ⅰ组("昼精夜暝"组),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Ⅱ组("昼不精,夜不暝"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LF/HF、pNN50和rMSSD的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首次通气/通便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炎症指标(WBC、CRP、IL-6和TNF-α)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的pNN50、rMSSD和LF/HF在D3已基本恢复其昼夜节律.Ⅰ组患者D3的TNF-α水平[(2.65±2.49)pg/mL vs(6.07±4.82)pg/mL,P=0.03]和 D3 的 VAS 评分[(0.60±0.75)分 vs(1.67±1.56)分,P=0.04]下降,术后肛门通气/通便时间[(20.56±5.14)h vs(31.01±11.08)h,P<0.01)]提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vs 5例,P=0.02)降低,术后住院天数[(4.60±0.72)d vs(7.25±2.93)d,P<0.01]缩短.结论 维持"昼精夜暝"状态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的恢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康复.
文献关键词:
昼精夜暝;心率变异性图谱;术后睡眠障碍;人工智能;加速康复外科;胃癌
作者姓名:
沈丹丽;邓正明;王刚;成汇;张小春;江志伟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丹丽;邓正明;王刚;成汇;张小春;江志伟-.基于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理论在胃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22(08):1-5
A类:
昼精夜暝,心率变异性图谱
B类:
监测设备,胃癌术后康复,HRV,胃癌患者,自主神经,昼夜节律,中医院,普外科,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D3,阿森斯失眠量表,AIS,LF,HF,pNN50,rMSSD,住院天数,肛门,门首,通便,疼痛评分,VAS,炎症指标,WBC,统计学差异,p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炎症反应,器官功能,术后睡眠障碍,加速康复外科
AB值:
0.2138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