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
文献摘要: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方法将独到的理论思想与临床实践灵活结合所编撰而成的经典著作.在《伤寒论》中,仲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对阴阳的运用和理解均十分透彻.书中脉证并重,有关脉学的论述,更是高度显现了独具特色的脉学思想,乃是后世脉学发展成熟的奠基.辨脉常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指导,人体阴阳变化也通过脉诊得到显现,两者相辅相成.仲景常以阴阳为纲领来分析脉象,将脉形、脉势、脉位等划分为阴阳两类,称其为脉阴阳.同时,脉是气血运行的外在表现,通过脉象的阴阳,可以观察人体内阴阳消长盛衰,预测疾病的病位、病性、转归与发展.故"阴阳脉法"能够体现人体阴阳与脉阴阳之间互为呼应的关系.本文对《伤寒论》中的有关脉阴阳原文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从"阴阳为辨脉总纲""脉证分阴阳""脉示人体阴阳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并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献关键词:
《伤寒论》;阴阳;脉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力苇;王青;刘美斯;赵永烈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力苇;王青;刘美斯;赵永烈-.《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22(04):34-36
A类:
阴阳脉法
B类:
伤寒论,东汉,张仲景,独到,理论思想,灵活结合,编撰,经典著作,阴阳学说,透彻,中脉,关脉,脉学,独具特色,乃是,后世,常以,脉诊,纲领,领来,脉象,脉形,脉势,脉位,气血运行,阴阳消长,长盛,盛衰,病位,转归,呼应,阳原,原文,总纲,分阴,示人,历代医家
AB值:
0.3879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