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处理方式对骨搬移延长骨段骨质矿化影响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骨搬移延长骨段骨质矿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行骨搬移术的53例患者,待搬移骨段搬移至对合端达到骨性接触后断端切新+植骨术,术后根据处理方式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处理,B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藤黄健骨胶囊3个月,C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1个月后加用冲击波治疗2个月.观察骨搬移延长骨段的骨质矿化的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延长骨段的骨质矿化情况,采用Paley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结果 3种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骨质矿化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少于B组,B组少于A组.不同处理方式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骨质矿化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以及拆除外固定架时3组的骨质矿化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分别与B、C两组骨质矿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骨质矿化情况及3种处理方式的优良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藤黄健骨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提高延长骨段骨密度,缩短延长骨段骨质矿化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文献关键词:
藤黄健骨胶囊;体外冲击波;骨搬移;骨质矿化;临床研究
作者姓名:
杨昆;袁炜庆;周游;廖俊城
作者机构:
广西骨伤医院骨一科,广西南宁5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昆;袁炜庆;周游;廖俊城-.不同处理方式对骨搬移延长骨段骨质矿化影响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22(01):123-126
A类:
骨质矿化
B类:
不同处理方式,长骨,临床观察,骨搬移术,移至,植骨术,常规处理,上口,藤黄健骨胶囊,冲击波治疗,骨折临床愈合时间,Paley,评分标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影响差异,拆除,除外,外固定架,优良率,联合体,体外冲击波,冲击波能,骨密度
AB值:
0.173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