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ALA-PDT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玫瑰痤疮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ALA-PDT治疗40例以丘疹脓疱表型为主的玫瑰痤疮患者,5%ALA封包2 h后照红光(635±15 nm),照光剂量80~90 J/cm2,间隔10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3、6个月评估病情,通过数码照片、VISIA皮肤图像分析红斑、毛细血管、丘疹脓疱等客观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主观症状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丘疹脓疱明显减轻,治疗后6个月评估丘疹、脓疱改善有效率为100%,随访期间无明显复发.潮红、持久性红斑和主观刺激症状均有改善(P<0.05),但毛细血管扩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治疗时疼痛、治疗后红肿和炎症后色素沉着,均为一过性可耐受.结论:ALA-PDT治疗以丘疹脓疱为主的玫瑰痤疮安全、有效,耐受良好,能快速控制丘疹脓疱及炎性红斑,但对单纯以阵发性潮红为主要表现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差.
文献关键词:
玫瑰痤疮;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临床疗效;安全性
作者姓名:
范莉莉;兰婷;唐莉;肖艳;郑梦雪;尹锐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重庆 40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 61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莉莉;兰婷;唐莉;肖艳;郑梦雪;尹锐-.ALA-PDT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2(05):266-270
A类:
B类:
ALA,PDT,玫瑰痤疮,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丘疹脓疱,封包,红光,数码照片,VISIA,图像分析,症状改善情况,主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潮红,持久性,红肿,炎症后色素沉着,快速控制,阵发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AB值:
0.1951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