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雨水径流中悬浮颗粒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堵塞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以3种不同孔隙结构混凝土试样为对象,研究雨水径流渗滤过程中透水混凝土内悬浮颗粒的堵塞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孔隙率为12.7%的小孔隙透水混凝土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系数从最初的0.72 cm/s下降至0.05 cm/s,而大孔隙透水混凝土(孔隙率为38.2%)在运行末期仍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渗透系数仍可达到0.63 cm/s.通过连续运行及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检测发现,小孔隙透水混凝土截留的悬浮颗粒粒径逐渐减小,说明孔隙内颗粒的持续堆积加剧了透水混凝土的颗粒截留作用,堵塞的颗粒均分布在上层;而大孔隙透水混凝土在运行过程中,穿透的大粒径颗粒占比下降较为有限.因此,在城市路面雨水径流悬浮颗粒粒径级配特征下,选择38.2%孔隙率的透水混凝土对于防止堵塞具有一定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环境;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堵塞;X-CT扫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长久
作者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长久-.雨水径流中悬浮颗粒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堵塞规律研究)[J].科技通报,2022(07):67-72
A类:
B类:
雨水径流,悬浮颗粒,透水性,塞规,孔隙结构,渗滤,滤过,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小孔,渗透系数,大孔隙,渗透能力,连续运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截留,颗粒粒径,留作,大粒径,粒径级配,级配特征
AB值:
0.2306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