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害虫种群分子调控技术及在森林害虫防控研究中的进展
文献摘要:
害虫分子调控技术是基于RNA干扰(RNAi)和遗传防控的害虫管理新技术,两种技术都具有种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的特点,适用于现代害虫管理理念.RNAi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的优点,成为至今为止最有可能应用于害虫防治的分子调控技术,但不同昆虫的干扰效率差异很大,在靶标选择和双链RNA(dsRNA)递送方式上需要不断进步.基于基本的注射、经口、经皮dsRNA导入途径,已经发展出植物介导的昆虫dsRNA递送、纳米材料和脂质体介导的dsRNA递送、微生物介导的dsRNA递送等多种方式,推进了该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害虫遗传调控技术则是利用害虫的自然交配系统,将不育、致死或其他种群发生有关的性质引入种群的方法,其防治策略已经由最初的辐射不育,发展到昆虫显性致死技术,再到最新的基因驱动技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害虫遗传控制的便捷性也在提高,基于生物工程的遗传防控技术相比传统辐射不育技术需要释放的害虫量较低,可在自然界自行繁殖,能够达到可持续防控的目的,成为害虫防治极具吸引力的新技术.我国森林昆虫分子调控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基本处于靶标筛选和调控体系尝试构建的阶段,未来有必要加强森林害虫分子调控技术的研发,从而在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分子调控技术的便捷、可持续等特性.笔者在回顾RNA干扰和遗传调控技术进展的同时,着重关注森林昆虫的研究进展,期待为森林害虫防控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RNA干扰;遗传防控;基因编辑;森林害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苏芳;张荣;张真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苏芳;张荣;张真-.害虫种群分子调控技术及在森林害虫防控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22(05):22-31
A类:
遗传防控,导入途径,辐射不育,遗传防控技术
B类:
害虫种群,分子调控,调控技术,森林害虫,防控研究,RNAi,有种,环境友好型,管理理念,周期短,害虫防治,靶标,双链,dsRNA,递送方式,经口,纳米材料,脂质体,遗传调控,自然交配,交配系统,群发,防治策略,驱动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遗传控制,便捷性,生物工程,可持续防控,为害,森林昆虫,本处,调控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技术进展
AB值:
0.2443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