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吉林乾安县辽金春捺钵遗址群藏字区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文献摘要:
《辽史》记载,辽代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1].辽圣宗太平二年(1022年)正月至三月间,春捺钵相继"如纳水钩鱼"、"驻跸鱼儿泺"、"如长春州"[2].从这一时期开始,辽代皇帝春捺钵活动的地点开始相对固定在混同江(今松花江)、长春河(今洮儿河)、纳水(今嫩江)、鱼儿泺(今月亮泡)等地.金灭辽后,"(熙宗)谕尚书省,将循契丹故事,四时游猎,春水秋山,冬夏剌钵.契丹主有国以来,承平日久,无以为事,每岁春放鹅于春水,钓鱼于混同江"[3].由此可见,春捺钵活动应是辽金时期的一项重要活动.关于辽金春捺钵制度和历史的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4].但是,对于春捺钵地点的探寻长期以来一直较为模糊.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在吉林省乾安县境内的花敖泡东南侧和查干湖西南岸发现了四片围依湖面且面貌相近的大型遗址群,推测与辽代春捺钵有着密切关系,遂命名为春捺钵遗址群,并以距离遗址区最近的村庄命名各片区,分别为后鸣字区、地字区、藏字区和腾字区(图一).
文献关键词:
吉林乾安县;春捺钵遗址群;藏字区遗址;辽金时期;春捺钵活动
作者姓名: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乾安县文物管理所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乾安县文物管理所-.吉林乾安县辽金春捺钵遗址群藏字区遗址的调查与发掘)[J].考古,2022(01):60-74
A类:
吉林乾安县,春捺钵遗址群,藏字区遗址,春捺钵活动,月亮泡
B类:
辽代,代皇帝,四时,谓之,辽圣宗,二年,正月,三月,驻跸,鱼儿,长春,混同,同江,松花江,洮儿河,嫩江,尚书省,契丹,游猎,春水,冬夏,承平,平日,无以,钓鱼,辽金时期,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吉林省,县境,东南侧,查干湖,湖西,南岸,四片,湖面,貌相,密切关系,片区
AB值:
0.3514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