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过程性治理能力——分析框架与若干问题反思
文献摘要:
化解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规模控制、预警技术等路径内生于债务的货币工具属性,遮蔽了对政府能动性的关注,即政府治理能力作为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被疏漏.地方债务风险的产生不限于初始防范与债务化解,举债者的承载能力不足、用债中的注意力分配失衡、化债中的弱化创新发展挤占了公共资源,债务监督评估的单向驱动力加剧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延伸.而地方政府过程性治理能力,受政治体制与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形塑,以往地方政府作为风险主要承担者的观念需要重新审视.因此,应系统识别县域发展环境,债务计划限额适当倾斜;落实上级价值规范引导,培育外部信息吸纳机制;着力县域财政守正创新,建立持续性硬预算约束;拓展县域债务监督形式,构建社会参与动力机制.
文献关键词:
债务风险;地方债务;过程性治理能力;县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敬尧;丁亮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敬尧;丁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过程性治理能力——分析框架与若干问题反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1):67-78
A类:
过程性治理能力
B类:
地方债务风险,风险化解,若干问题,问题反思,预警技术,工具属性,遮蔽,政府治理能力,疏漏,不限,债务化解,举债,注意力分配,挤占,公共资源,监督评估,政治体制,多元治理主体,形塑,政府作为,承担者,系统识别,别县,县域发展,限额,上级,价值规范,外部信息,县域财政,预算约束,社会参与,动力机制
AB值:
0.3041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