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劳动的零工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形态变迁及其形成机制探究
文献摘要:
伴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劳动形态呈现零工化趋势.从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变革—劳动形态变迁理论脉络出发可以发现,工业时代所形成的职业化劳动形态,在数字时代正逐渐由零工化劳动所替代,并展现出劳动时空条件零散化、劳动过程碎片化以及劳动关系原子化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产生的根本动力机制在于数字时代的平台资本充分利用作为核心生产资料的数据的特点,包括虚拟性、可切分性、权属模糊性等,采用包括生产场景的时空延展、生产过程的拆分控制、组织关系的外部众包等控制—积累策略,以推动零工经济的扩张与劳动零工化的转型.上述分析表明,研究者既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数字时代零工劳动者的劳动状况与相应的保障实践,也需要对数字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后果展开更多反思.
文献关键词:
数字化生产方式;零工经济;劳动形态;数据要素;平台资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弘智;王天夫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弘智;王天夫-.劳动的零工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形态变迁及其形成机制探究)[J].经济学家,2022(12):25-34
A类:
劳动形态变迁
B类:
数字时代的劳动,机制探究,零工经济,政治经济学,方式变革,理论脉络,职业化,劳动所,空条,零散,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原子化,新特征,根本动力,动力机制,平台资本,心生,生产资料,虚拟性,切分,权属,模糊性,时空延展,拆分,组织关系,众包,零工劳动,劳动状况,数字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后果,数字化生产方式,数据要素
AB值:
0.3855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