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数据拜物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文献摘要:
数据的商品化催生了以数据为"一般等价物"的虚假价值形式,深化了商品世界的抽象性、迷惑性和胁迫性,加剧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颠倒幻象,进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拜物教形式——大数据拜物教,并随之衍生出相应的颠倒观念:颠倒的商品生产与消费关系,创造出虚假性需求;颠倒的数据量与质的关系,制造出投射性认同;颠倒的用户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关系,塑造出虚拟性误认.大数据拜物教及其颠倒观念,根源于技术、时间和空间资本化逻辑的不断深化,以及数据资本以"剥夺性积累"的新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重塑.只有经由大数据意识形态和数据资本逻辑的双重批判与建构,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结构性束缚,逐步将大数据整合进入的解放的历史进程中.
文献关键词:
大数据拜物教;内生逻辑;观念形态;资本逻辑;超越路径
作者姓名:
杨慧民;宋路飞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慧民;宋路飞-.大数据拜物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22(07):43-52
A类:
大数据拜物教,投射性认同
B类:
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品化,等价物,价值形式,抽象性,迷惑性,胁迫,颠倒,幻象,商品生产,生产与消费关系,虚假性,性需求,数据量,用户数,数字身份,身份关系,塑造出,虚拟性,误认,空间资本化,数据资本,剥夺,新方式,再生产,数据意识,资本逻辑,批判与建构,数字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换关,数据整合,内生逻辑,观念形态,超越路径
AB值:
0.3756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