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测度及增长结构分解
文献摘要:
科学测度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助于理解和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对2000-2021年中国经济循环的演变特征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因素结构分解方法探究各类经济循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的国内循环比重在2021年已达83.62%,与美国、日本等国内循环为主的发达国家基本接近,中国已在规模层面处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2)中国制造业正从简单国际循环向复杂国际循环转变,日益接近典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循环特征.典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经济循环程度总体上相对较高,且制造业技术水平越高,其国际循环越依赖国际生产分工,复杂国际经济循环的作用越大.(3)国内循环变动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并且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断强化.从经济循环的各类结构因素分解来看,最终需求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又以内需变动的贡献最大.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当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自主创新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从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导国际生产分工体系.
文献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双循环;全球价值链;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分解
作者姓名:
王欠欠;田野
作者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100048;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000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欠欠;田野-.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测度及增长结构分解)[J].经济学动态,2022(11):58-74
A类:
B类:
经济双循环,结构分解,国内循环,国际循环,中国经济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全球价值链,经济循环,演变特征,因素结构,分解方法,方法探究,类经,内循环比,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中国制造业,从简,典型发达国家,家制,循环特征,国际经济,国际生,生产分工,循环变动,结构因素,因素分解,最终需求,需求变动,扩大内需,基点,产业基础能力,主导国,工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投入产出模型
AB值:
0.3205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