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来自银行贷款的微观证据
文献摘要: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业发展的新业态,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本文在构建包含新型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信贷市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银行贷款数据,从银企信息不对称视角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影响.本文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金额,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加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比例,且贷款违约率下降.数字金融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依赖于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进一步分析显示,线上经营的企业更容易在数字金融的帮助下获得银行贷款,但其贷款额度的增加挤出了一部分线下经营企业的贷款.本文研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促进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合作,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但是,几乎没有数字禀赋的中小企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银行业在利用数字金融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文献关键词:
数字金融;中小企业;银企信息不对称;竞合关系
作者姓名:
赵绍阳;李梦雪;佘楷文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610065;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61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绍阳;李梦雪;佘楷文-.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来自银行贷款的微观证据)[J].经济学动态,2022(08):98-116
A类:
数字禀赋
B类: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可得性,银行贷款,金融业发展,贷款可得性,新型金融,传统金融,信贷市场,市场理论,款数,银企信息不对称,文发,数字金融发展,小企业贷款,金额,贷款利率,机制分析,企业信用,信用担保,贷款违约,违约率,金融科技公司,线上经营,贷款额度,挤出,分线,经营企业,边缘化,银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竞合关系
AB值:
0.2673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