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清MIF、IL-17A水平与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75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TACE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TACE治疗后1年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治疗前血清MIF、IL-17A与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75例PHC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以病死作为终点事件,随访时间为2~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00(7.00,12.00)个月;75例患者中病死35例,病死率为46.67%(35/75);病死组患者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高于存活组,治疗前血清AFP、MIF、IL-17A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高、Child-Pugh分级高、治疗前血清AFP、MIF、IL-17A水平高是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F、IL-17A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二者cut-off值分别取110.385 ng/mL、5.225 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可能与治疗前血清MIF、IL-17A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7A
作者姓名:
谢金锋;徐明洲;王晓东
作者机构:
内乡县人民医院介入科,河南 内乡 474350;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 南阳 473003;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河南 南阳 473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金锋;徐明洲;王晓东-.血清MIF、IL-17A水平与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相关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2(01):85-89
A类:
B类:
MIF,17A,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生存情况,调查表,实验室指标,终点事件,随访时间,病死率,BCLC,Child,Pugh,AFP,COX,联合预测,预测价值,cut,off,pg,获得最佳
AB值:
0.166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