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红外二区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设计及生物成像应用
文献摘要:
近年来,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成像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在分子影像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常见的NIR-Ⅱ发光材料(如有机小分子、共轭聚合物、量子点等)通常具有光稳定性差、荧光量子产率低、斯托克斯位移小、荧光峰宽等问题,限制了这一新型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稀土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特性,能够较好地克服这些不足,近年来不同结构的稀土纳米材料也逐渐被设计开发并应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与检测,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综述首先介绍了稀土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然后按敏化离子的不同(Yb3+、Nd3+、Er3+、Tm3+)详细介绍了近红外二区稀土纳米材料的设计方法及相关应用,最后对稀土纳米材料在近红外二区成像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关键词:
稀土纳米材料;近红外二区;敏化剂;生物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陆峰;赵婷;孙晓军;范曲立;黄维
作者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 西安7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峰;赵婷;孙晓军;范曲立;黄维-.近红外二区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设计及生物成像应用)[J].化学进展,2022(06):1348-1358
A类:
B类:
稀土纳米材料,生物成像,NIR,空间分辨率,分子影像,发光材料,如有,有机小分子,共轭聚合物,量子点,光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斯托克斯位移,峰宽,发展与应用,发光特性,设计开发,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展示出,光学特性,Yb3+,Nd3+,Er3+,Tm3+,相关应用,敏化剂
AB值:
0.2672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