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中国特色刑法学话语体系:贡献、局限和完善
文献摘要: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刑法学取得了较大成就,刑法学研究产量甚众,话语繁多,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和话语体系,刑法学呈繁盛之势.但繁盛的研究现状掩盖了刑法学话语体系的结构性偏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刑法学学术话语输出不足,回应实践新问题的方案质量欠佳;本土化的概念和理论较少,输入的话语水土不服;刑法史成为"番外篇";学术话语的内容、视角、方法和理念存在重复性生产等,这导致我国刑法学在国内有话语却无话语权,在国际上不仅无话语权,而且还处于"失语"或"无语"的缺位与边缘化的状况.改善这种困境首先应强化刑法学的主体性意识,以提升学术质量为核心,通过学术创新避免重复性生产;还需改善刑法学的输入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现实和历史的本土资源以提炼话语供给.在提升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应增强刑法学的学术自信,积极为全球化犯罪和各国刑法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并通过"以语通外"、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和积极参与国际上的刑法对话等方式,增强中国刑法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效度.
文献关键词:
刑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敏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与比较刑法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敏-.论中国特色刑法学话语体系:贡献、局限和完善)[J].环球法律评论,2022(04):21-34
A类:
番外篇
B类:
刑法学,法学话语,法学研究,繁盛,掩盖,法学学术,学术话语,水土不服,法史,无话,失语,无语,边缘化,主体性意识,学术质量,学术创新,输入方式,本土资源,学术自信,中国方案,国际交流,交流平台,中国刑法,传播效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AB值:
0.2665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