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史彭德诗论及其在1940年代中国诗坛的引进与影响
文献摘要:
史彭德的诗论在1940年代经袁水拍、陈敬容和袁可嘉等人大量翻译而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史彭德将他所处的时代定义为反人性的"机器时代",寄希望于诗歌能将现代经验"融合"进"诗感性底部分",以重建现实的象征意义.这既是诗歌以"感性"革新对"机器时代"的反抗,也是诗歌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一方面史彭德的诗论激起阿垅、袁水拍和陈敬容关于诗与社会(时代)关系的不同回应,另一方面他的"现代性"相关理论也呼应袁可嘉"新诗现代化"中的"综合"等关键概念.这些影响既反映了史彭德诗论在中国传播时产生的差异化轨迹,也反映了 1940年代中国诗坛在引进史彭德诗论时的复杂情况和内部张力.
文献关键词:
史彭德;感性;现代性;袁水拍;袁可嘉
作者姓名:
白洋本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引用格式:
[1]白洋本-.史彭德诗论及其在1940年代中国诗坛的引进与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96-100
A类:
史彭德
B类:
诗论,诗坛,袁水拍,陈敬容,袁可嘉,传入中国,寄希望于,现代经验,象征意义,反抗,激起,阿垅,呼应,新诗现代化,关键概念,中国传播,复杂情况
AB值:
0.2960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