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萧友梅的钢琴作品看西方作曲技法对中国早期(1919-1937)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文献摘要:
二十世纪早期列强入侵,内忧外患,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时代.因此,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所创作出的钢琴音乐作品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西方的音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曲家们不断的展露自己的音乐创作才华,强烈的展现自己的主观意志.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创作技法逐渐传入对当时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9年——1937年,萧友梅不断地音乐创作的新出口,不断学习西方新的作曲技法,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萧友梅在上海和北京分别创立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北大音乐传习所等学校,以西方音乐体系为理论基础,教授器乐演奏技巧技术和理论等音乐知识.为中国的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钢琴家,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壮大与发展贡献出了伟大的力量.
文献关键词:
二十世纪;钢琴音乐;萧友梅;作曲技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君如;贾韵
作者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君如;贾韵-.从萧友梅的钢琴作品看西方作曲技法对中国早期(1919-1937)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J].黄河之声,2022(14):59-61
A类:
B类:
萧友梅,钢琴作品,作曲技法,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二十世纪,列强,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作曲家,所创,音乐作品,时代特征,展露,才华,创作技法,传入,五四运动,拉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不断学习,脍炙人口,优秀作品,海国,音乐学院,北大,传习所,西方音乐,音乐体系,器乐演奏,演奏技巧,音乐知识,钢琴艺术,钢琴家,中国钢琴音乐,献出
AB值:
0.315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