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探析唢呐演奏中的肢体语言——以唢呐曲《百鸟朝凤》为例
文献摘要:
唢呐演奏中的肢体语言是指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从手指到手臂及身体躯干所发出的肢体动作.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能够传达给观众最为直接的情绪表达、与观众进行沟通.同时,在协奏曲中唢呐演奏者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扮演一定的指挥和领奏作用.因此,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放大声音的表现力,促进音乐艺术的感染力.本文通过分析唢呐演奏家刘英的现场演奏版本,对唢呐肢体语言表达梳理出一个可供借鉴的框架,再通过分别练习共性与特殊的肢体语言表达加以姿态矫正、心理、乐曲内涵等多个角度的锻炼,加强肢体语言表达练习的科学性,旨在通过肢体动作分析能够帮助一些在肢体语言这一方面比较欠缺的,或者没有努力方向的表演者,为他们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
文献关键词:
唢呐;音乐表演;肢体动作
作者姓名:
刘泉材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泉材-.探析唢呐演奏中的肢体语言——以唢呐曲《百鸟朝凤》为例)[J].黄河之声,2022(08):107-109
A类:
别练
B类:
唢呐演奏,肢体语言,唢呐曲,百鸟朝凤,表演者,手指,指到,到手,手臂,躯干,肢体动作,情绪表达,协奏曲,演奏者,大声,表现力,音乐艺术,感染力,演奏家,刘英,演奏版本,语言表达,练习,达加,姿态矫正,乐曲,动作分析,努力方向,音乐表演
AB值:
0.3267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