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古筝曲《秦土情》中气韵的运用
文献摘要:
筝,又称为"秦筝",流传至今日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古筝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又因为时代的变迁、历史与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流派多样、风格万千的多样化局面.气与韵,是我国民族传统美学中的一对重要组成元素."艺术作品不能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式,而要尽量表达和追求某种内在的风格和神韵,以使作品具有超越艺术形象本身的美感力量."[1]在古筝演奏中非常注重气与韵在乐曲中的运用,"气"指的是音乐内在的生机与活力,"韵"指的是音乐外在的传神表现.因此只有将二者在古筝演奏中交融贯通才能够达到乐曲本身的生命律动.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以陕西筝曲《秦土情》为例进行探讨与分析,从而论述气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文献关键词:
古筝演奏;《秦土情》;气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嘉慧
作者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嘉慧-.古筝曲《秦土情》中气韵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2(07):88-91
A类:
秦筝
B类:
古筝曲,中气,气韵,今日,两千多年,国音,音乐文化,宝库,璀璨,明珠,演变与发展,人文地理,地理因素,流派,万千,民族传统,传统美学,艺术作品,而要,种内,神韵,艺术形象,美感,古筝演奏,乐曲,生机与活力,传神,交融贯通,通才,曲本,生命律动,演奏经验,而论,演奏艺术,作用与意义
AB值:
0.4303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