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不同手术入路在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因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该院行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以椎间孔入路(PETD)的方式行摘除术,观察组以椎板间入路(PEID)的方式行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2,P=0.317);观察组手术用时为(61.79±16.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72.45±17.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17);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为(8.15±4.9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25.73±9.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6,P<0.001);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硬膜损伤、复发、神经根痛觉过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的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具有安全、创伤小等优点,效果确切,但椎间板入路方式手术用时、透视次数及安全性明显优于椎间孔入路方式.
文献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游离型;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椎间孔入路
作者姓名:
林志勇;肖隆艺;邓睿;李希文
作者机构: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志勇;肖隆艺;邓睿;李希文-.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度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22(11):49-53
A类:
高度脱垂游离型
B类: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不同手术入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探讨分析,椎间盘摘除术,该院,椎间孔入路,PETD,椎板间入路,PEID,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发生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治疗优良率,x2,组手,术中透视,患者随访,切口感染,硬膜损伤,神经根,痛觉过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入路方式
AB值:
0.1860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