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肝脂肪变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肝脂肪变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该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脂肪病变程度分级进行分组:甲组(Ⅰ级)、乙组(Ⅱ级)、丙组(Ⅲ级),每组120例.3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转阴率、肝功能进行观察与记录,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 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甲组(95.83%)>乙组(83.33%)>丙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甲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5.00%、5.83%、90.00%,乙组分别为14.17%、5.00%、83.33%,丙组分别为 4.17%、0.00%、69.17%;治疗 6 个月时,甲组分别为 24.17%、13.33%、95.83%,乙组分别为 23.33%、12.50%、91.67%,丙组分别为 7.50%、4.17%、80.00%,3 组治疗 6 个月时 HBeAg、HBsAg、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后,甲组、乙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各指标转阴率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甲组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36.44±4.18)g/L、(40.49±4.38)U/L、(35.28±3.16)μmol/L,乙组分别 为(32.74±4.09)g/L、(68.29±4.27)U/L、(37.12±3.28)μmol/L,丙组分别为(31.58±4.01)g/L、(70.64±4.31)U/L、(38.01±3.43)μmol/L,3组治疗6个月时AL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6个月时ALB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丙组,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中,肝脂肪变对抗病毒疗效有着一定的影响,肝脂肪变程度越轻,疗效越好,为此,应加强对患者肝脂肪变的严密监测,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
文献关键词:
慢性乙肝;肝脂肪变;抗病毒治疗;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凯强
作者机构:
东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东台 224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凯强-.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肝脂肪变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06):30-33
A类:
B类: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该院,乙肝患者,病变程度,程度分级,甲组,乙组,恩替卡韦,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乙肝病毒基因,HBV,肝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乙型肝炎,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AL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患者临床治疗,肝脂肪变程度,越轻,效果及预后
AB值:
0.1750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