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副词语义分析中的概率特征——以一组确认义副词的辨析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将"概率"作为虚词分析中的一项语义特征,讨论现代汉语中一组确认义副词(包括"果然、真的、果真、确实、的确、实在")在句法语义上的异同.文章先指出,"果然"用于说明已实现事件是事先认为具有高概率实现的事件;"真的"用于说明已实现事件是事先认为只有低概率实现的事件;而由于叙述视角的波动,"果真"作为"果然真的"的缩合形式,对概率的高低不敏感.文章进而引入语义结构的概念,说明"果然、真的、果真"类副词与"确实、的确"类副词的差异.文章认为,"果然"类副词用于回应事件发生之前对事件实现可能性的概率判断,说明该事件的实现概率为0到1之间的取值;而"确实"类副词用于回应对事件真实性的真伪判断,对事件作概率上0或1的取值.文章还利用可能世界概念,简要说明了概率特征在语言研究中对单次事件的适用方式.最后,文章还说明副词"实在"主要表达"主观高程度的确认"的语义,它的使用与概率无关.
文献关键词:
概率;果然;真的;确实;语义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韧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韧-.汉语副词语义分析中的概率特征——以一组确认义副词的辨析为例)[J].汉语学报,2022(03):2-18
A类:
B类:
副词,词语,语义分析,概率特征,虚词,语义特征,现代汉语,果然,果真,句法语义,语义上,实现事件,事先,叙述视角,缩合,不敏,语义结构,该事,真伪,可能世界,要说,语言研究,高程度
AB值:
0.3317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