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贵州荔波-独山地区含铀煤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岩型铀矿床成因
文献摘要:
贵州荔波-独山地区含铀煤系位于二叠系吴家坪组底部黑色介壳灰岩层及深灰色硅质灰岩之上,属贵州省丹寨-三都-独山碳硅泥岩型、煤岩型铀成矿带,已发现2个达到工业品位的小型煤岩型铀矿床.本文对含铀煤层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控矿因素及成矿机制与成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北至南岩相及铀富集规律呈有规律变化,即北部海湾沼泽相矿层稳定,品位较高,中部及南部为相变过渡带及海陆交替相,矿化不够稳定,品位低;成矿物质U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部分来自围岩,与晚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峨眉山地幔热柱海相第一喷发旋回期后,富含SiO2、Mn、U、Co,Pb、CO2等气液流体溶入海水有关;铀矿化形成受层位(吴家坪组)、岩性(褐煤、炭质页岩)、构造(方村向斜及南北向断裂)及沉积环境(还原、酸性-低盐)等因素控制;含铀煤属同生沉积、同生富集为主,构造叠加改造为辅的成因类型.
文献关键词:
含铀煤系;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成矿机制;方村向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超;宋昊;郑懋荣;李圻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1;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七总队,贵州 贵阳 5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超;宋昊;郑懋荣;李圻-.贵州荔波-独山地区含铀煤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煤岩型铀矿床成因)[J].贵州地质,2022(01):30-38
A类:
含铀煤系,方村向斜
B类:
荔波,独山,山地区,系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煤岩,铀矿床,矿床成因,二叠系,吴家坪组,介壳灰岩,岩层,深灰色,硅质,丹寨,三都,碳硅泥岩型,铀成矿,成矿带,工业品,品位,型煤,煤层,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北至南,南岩,岩相,富集规律,海湾,沼泽,矿层,过渡带,海陆交,成矿物质,火山活动,分来,围岩,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热柱,海相,喷发,发旋,旋回,SiO2,Mn,Co,Pb,气液,溶入,入海,铀矿化,层位,岩性,褐煤,炭质页岩,南北向,沉积环境,低盐,因素控制,同生沉积,集为,构造叠加,成因类型
AB值:
0.4393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