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自然系统对嵩山清代建筑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山岳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以自然系统为基底,和谐共融的营建智慧.以嵩山为研究对象,截取清代为时间截面,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分析、实地调研、地形空间建模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系统划分为地形、水文、气象、土壤、生物5个基本要素,整理出清代嵩山内的37处建筑,并将其划分为礼制、宗教、住宅和教育建筑4种类型.分别探究在各自然要素影响下的建筑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类型建筑的空间分布差异,能够加深对传统山岳开发模式的理解,为我国风景名胜区之定位及国家公园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研究发现嵩山的建筑很好地适应并利用自然系统,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依据精神追求相地择址,并最终达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平衡状态的营建智慧.
文献关键词:
山岳类风景名胜;建筑;嵩山;自然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盛劼;林辰松;李雄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盛劼;林辰松;李雄-.自然系统对嵩山清代建筑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J].工业建筑,2022(02):42-51
A类:
山岳类风景名胜
B类:
自然系统,嵩山,代建,建筑空间,空间分布特征,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和谐共融,营建智慧,截取,代为,历史资料,资料收集,地形空间,空间建模,系统划分,基本要素,出清,山内,礼制,住宅,教育建筑,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差异,开发模式,国风,国家公园,公园体系,因势利导,精神追求,择址,自然与人,文和,平衡状态
AB值:
0.3657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