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种植模式下夏大豆产量限制因素,为提高该地夏大豆单产水平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18—2021年对22个大豆生产田66个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单产及产量相关性状数据,按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进行统计,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判断决定该县夏大豆单产的关键因素.[结果]结果表明,育成品种平均种植密度、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产高于本地农家种,百粒重小于农家种;从变异幅度看,育成品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高于农家种,平均种植密度、株高、百粒重低于农家种.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种植模式下夏大豆相关性状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为:X4(单株粒数)>X1(种植密度)>X5(百粒重),表明对环江夏大豆产量影响首要因素是单株粒数,其次是种植密度,最后是百粒重.[结论]决定环江夏大豆种植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单株粒数,但变异系数大;环江夏大豆产量潜力较大,建议采取加快替代农家种、改善群体透光状况增加中下部结荚数量、化学防治减少落花落荚增加单株粒数、春玉米秸秆覆盖提高出苗率和均匀度来提高单株粒数等措施,提高环江夏大豆单产水平.
文献关键词:
夏大豆;套作;产量;逐步回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覃爱莲;韦清源;郭小红;梁江;汤复跃
作者机构: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广西 河池 547199;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广西 南宁 53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覃爱莲;韦清源;郭小红;梁江;汤复跃-.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J].广西农学报,2022(06):17-20
A类:
B类: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大豆产量,产量形成,形成差异,春玉米,套种,大豆种植,种植模式,量限,限制因素,单产,产水,科学理论,大豆生产,抽样调查,产量相关性状,育成品种,农家种,逐步回归分析法,该县,种植密度,株高,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回归系数,X4,X1,X5,江夏,产量影响,产量潜力,透光,中下部,结荚,化学防治,落花落荚,玉米秸秆覆盖,出苗率,均匀度,套作
AB值:
0.2244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