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成好在的地方:左脚舞的城市化及其城乡影响
文献摘要:
少数民族广场舞因其主体为少数民族农民工而具有许多与主体为市民的城市广场舞不同的特点.城市化的左脚舞运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乐器及服饰等文化符号在城市中构造了与传统乡村文化紧密联系的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地方并超越了地方的界限.乡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城市中发展变化的民族歌舞又成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来源.钟摆式流动于城乡的农民工有可能成为在城乡两个空间创造具有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地方的行动者.城市与乡村中生成的新的城市地方与乡村地方的交叠性,既是城乡互哺的表征,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成果.少数民族群体在城市和乡村发展中传承并创新其传统文化,就是在建构以安心为基本内涵的"好在的地方".
文献关键词:
好在的地方;广场舞;左脚舞;城市与乡村
作者姓名:
马翀炜;杨英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1
引用格式:
[1]马翀炜;杨英-.生成好在的地方:左脚舞的城市化及其城乡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45-155
A类:
好在的地方,左脚舞
B类:
广场舞,农民工,城市广场,地方特色,舞蹈,乐器,服饰,文化符号,传统乡村,乡村文化,文化意义,民族歌舞,乡村经济发展,动力来源,钟摆式,行动者,城市与乡村,交叠性,多民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群体,乡村发展,安心,基本内涵
AB值:
0.293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