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交媒体中表情符与文本的情感交互——以emoji在微博中的应用为例
文献摘要:
表情符类似于人际交流中的非言语成分(如姿态、面部表情),它能与文本相互交互、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社交媒体的情感信息表达.从交互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表情符与文本的情感交互机制.基于信息处理的视角提出五类情感交互类别:情感表达、矛盾表达、情感增加、情感减缓、非情感交互.从微博采集并标注10042条表情符与文本交互语料,统计分析发现:1)表情符对文本的情感影响较大,其中使得文本情感极性发生改变占比达40%,情感极性与强度都发生改占比达88%;2)不同的表情符与文本的交互类别分布是不同的;3)词云分析显示不同表情符所对应的上下文是不同的.
文献关键词:
表情符;社交媒体;情感交互;情感表达;非言语成分
作者姓名:
钱涛;夏春梅;戴文华
作者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信息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涛;夏春梅;戴文华-.社交媒体中表情符与文本的情感交互——以emoji在微博中的应用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2(03):30-35
A类:
非言语成分
B类:
社交媒体,表情符,情感交互,emoji,微博,人际交流,面部表情,共同完成,情感信息,信息表达,交互机制,信息处理,五类,类情感,情感表达,博采,语料,文本情感,情感极性,比达,词云分析,上下文
AB值:
0.3106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