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产品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
文献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充足稳定的农产品进口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GTAP模型对2018-2019年间中美贸易争端以及2020年中美签署并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和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争端期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水平进口关税虽然大幅减少了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但由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其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不同农产品品种上贸易转移的弥补作用存在差异,肉类、稻米和小麦弥补作用偏弱.(2)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则有利于增加自美农产品的进口,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农产品如南美的油籽、东盟的玉米等谷物等进口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对我国平衡长期且良性的贸易伙伴关系,维护今后的农产品进口稳定性和我国粮食安全形成相应压力.(3)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农产品如油籽的进口上,有限的贸易伙伴选择和单一的"钟摆式"替代效应会给我国以农产品作为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筹码的选项带来一定的制约.
文献关键词:
中美经贸争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农产品进口;贸易转移;粮食安全
作者姓名:
王容博;曹历娟;朱晶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容博;曹历娟;朱晶-.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产品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J].国际贸易问题,2022(05):122-136
A类:
中美经贸争端,经贸争端
B类:
中美经贸摩擦,农产品进口,中国粮食安全,进口国,GTAP,中美贸易争端,签署,中国农产品,加征,进口关税,贸易转移效应,产品品种,肉类,稻米,小麦,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订,南美,东盟,谷物,伙伴关系,全形,口上,伙伴选择,钟摆式,替代效应,应会,谈判,筹码,选项
AB值:
0.2602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