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扶助外交及其主要特点
文献摘要:
扶助外交是国际政治社会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IPS)的概念,是国内社会中扶助行为向国际政治的延伸使用,主要指代大国或者国际组织等国际权威中心基于人道主义或国际社会整体利益而对弱小行为体或受挫行为体进行的善意援助或帮助.援助与扶助有时混用,但仍有较大的差异,扶助从根本上讲是道义政治行为,援助则属理性操作;援助的施动方比较普遍,但是扶助则常常是大国行为;援助有着强烈的互助性质,而扶助则有着强烈的他助性质.典型的扶助外交虽发端于古代东亚,但近代和当代大国都屡有不俗的表现,各有千秋.新中国的扶助外交体现了国际主义指导下的一贯性与坚定性,重点在于扶助发展中国家,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平等性、相互性与多边性,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特征之一.俄罗斯开展扶助外交注重体系性构建,将军事或安全扶助置于重要地位,同时对外扶助也多有超出自身实力水平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失衡的救济主义.欧盟兼具大国和国际组织的双重定位,其扶助外交的特点包括,一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注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二是注重构建一个圈序实施的全方位援助体系,三是呈现出内外一体、政经融合、标准综合化方向发展态势.联合国是全球扶助的领导者,在实施"千年发展计划"、完善不同组织合作引领机制建设、吸纳国际社会意见建议等方面可圈可点,为了做好《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联合国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做好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并继续发挥其文明包容互鉴的国际场域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大国扶助的三方面制约因素,指出了欧盟扶助外交对美依附性,并认为在大危机条件下新型国际关系建构需要国际权威中心的层级治理.
文献关键词:
扶助外交;新型国际关系;国际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外交
作者姓名:
郭树勇
作者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树勇-.论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扶助外交及其主要特点)[J].国际观察,2022(01):1-30
A类:
扶助外交,国际政治社会学,受挫行为
B类:
新型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Political,Sociology,IPS,政治的,指代,国际组织,人道主义,社会整体利益,弱小,行为体,善意,援助,混用,道义,政治行为,发端,东亚,不俗,各有千秋,国际主义,一贯性,坚定性,发展中国家,平等性,相互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性,将军,救济,重定位,相互尊重,一个圈,政经,综合化,领导者,发展计划,不同组织,组织合作,引领机制,会意,意见建议,可圈可点,自身建设,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包容互鉴,交对,依附性,关系建构,层级治理,国际伦理,新中国外交
AB值:
0.335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