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汾渭平原东部运城市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因素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2015-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及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汾渭平原东部运城市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期间运城市PM2.5、PM10、SO2、NO2、CO 5种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呈下降趋势,而O3浓度呈上升趋势;②冬季和夏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差,首要污染物分别是PM2.5和O3,边界层高度的变化与近地层风向风速、污染物浓度的关系密切,冬季(夏季)PM2.5(O3)污染较重时边界层高度较低(较高),以东北风(东南风)为主,风速偏小(偏大);③最后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算法分别对冬夏925 hPa位势高度场进行天气分型并开展不同天气形势下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比研究,发现冬季污染时以静稳天气为主,低层弱东北风将污染物输送至运城市,而夏季O3污染较重时受热低压形势控制,利于O3前体物汇合,太阳辐射较强时O3浓度较高.
文献关键词:
运城市;PM2.5;O3;污染;气象因素;天气分型;SOM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涛;周青;张勇;张传江;李津;赵华;张茜茹
作者机构:
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局,运城044000;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100081;江西省气候中心,南昌330096;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太原03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涛;周青;张勇;张传江;李津;赵华;张茜茹-.汾渭平原东部运城市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因素影响分析)[J].气象科技,2022(04):574-583
A类:
B类:
汾渭平原,原东,运城市,城市空气污染,气象因素,地面气象观测,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大气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数据,城市污染,污染物浓度,天气形势,气象要素,间运,PM2,PM10,SO2,NO2,平均浓度,O3,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边界层高度,近地层,风向风速,东北风,东南风,偏大,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冬夏,hPa,位势高度,行天,天气分型,不同天气,变化对比,静稳,低层,送至,受热,热低压,前体物,汇合,太阳辐射
AB值:
0.389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