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价值面向与实践机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之学理阐释
文献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生成于近现代中国"全体优先于个体"历史逻辑、"公性先于私性"文化传统逻辑、"全体/个体并立"实践偏好逻辑的统一.全体面向人权积极促进以平等为原则,而个体面向人权司法保障则以自由为底色,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张力构成当代中国人权超越性价值构造.在纵向历史轴上呈策略先后关系的全体面向人权积极促进与个体面向人权司法保障,在当代中国横向实践面上已经发展到了并行共进的新阶段,我们需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补齐、补足、补强个体面向人权制度体系,以实现当代中国人权二象性功能的衡平输出.
文献关键词: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价值面向;实践机理
作者姓名:
齐延平
作者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齐延平-.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价值面向与实践机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之学理阐释)[J].法学家,2022(06):1-16
A类:
B类: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价值面向,实践机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理阐释,全球人权治理,人权事业,道路生成,近现代,现代中国,先于,历史逻辑,文化传统,并立,体面,积极促进,司法保障,底色,超越性价值,价值构造,习近平法治思想,补齐,补足,补强,权制,现当代,二象性,性功能,衡平
AB值:
0.3140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