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容器级钽丝表面锈点形成机制的研究
文献摘要:
电容器级钽丝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在钽丝加工的轧制、真空烧结、拉拔等过程中,其表面很容易形成毛刺、坑点、沟槽等加工缺陷,缺陷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修复,则会伴随加工进程被拉拔润滑油、清洗液及表面处理熔盐等含有一定量铝、钙、钠、镁等低熔点金属的介质污染,在高温热处理时与氧、碳、氮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钽的氧化物、碳化物,导致钽丝表面产生颜色异常的有机氧化物锈点,影响钽丝产品的质量.因此对表面锈点缺陷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控制加工过程,防止表面锈点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文献关键词:
钽丝;轧制;拉拔;真空热处理;表面锈点;缺陷分析
作者姓名:
解永旭;包玺芳;韩鹏;马建政
作者机构: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753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解永旭;包玺芳;韩鹏;马建政-.电容器级钽丝表面锈点形成机制的研究)[J].粉末冶金工业,2022(06):134-138
A类:
锈点缺陷
B类:
电容器,钽丝,表面锈点,粉末冶金,金方,轧制,真空烧结,拉拔,毛刺,坑点,沟槽,加工缺陷,加工过程,得不到,工进,润滑油,清洗液,表面处理,熔盐,一定量,低熔点金属,高温热处理,生化学,化学反应,碳化物,缺陷形成,控制加工,真空热处理,缺陷分析
AB值:
0.3664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