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引起的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效率的变化,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后夏休闲,一年一熟.3个试验年降水量分别属于正常、干旱和湿润年型.试验设施氮量0、120、150、180、210kg/hm2 5个处理,分析了小麦耗水量、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形成及不同降水年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以N 180 kg/hm2最高,且丰水年和欠水年耗水变化率以施N 150~180kg/hm2最高,平水年则以施N 120~150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了花前叶片和穗轴+颖壳氮素运转量,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花前叶片和茎秆+叶鞘氮素运转量.不同降水年型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变化率均以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了 8.4%~35.6%,平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8.9%~33.7%,欠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13.4%~48.9%;不同降水年型产量变化率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且施氮量增加到N180kg/hm2时在丰水年仍可增产.丰水年施N 150~180 kg/hm2肥效最高,达14.9kg/kg,平水年和欠水年均施N 120~150 kg/hm2肥效最高,分别达18.0和15.2 kg/kg;丰水年施N 180 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150kg/hm2均可获得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此外,不同降水年型增加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考虑氮肥用量氮肥变化量对耗水量、氮素运转量及产量等变化率的影响,丰水年施N180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150kg/hm2可提高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该施氮量为该区域的推荐施肥量.
文献关键词:
旱地小麦;施氮量;降水年型;增长率;产量;水氮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培如;钟融;孙敏;孔玮琳;张敬敬;Hafeez Noor;任爱霞;林文;高志强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谷0308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培如;钟融;孙敏;孔玮琳;张敬敬;Hafeez Noor;任爱霞;林文;高志强-.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08):1430-1443
A类:
N180kg,N150kg
B类:
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资源利用效率,氮肥用量,生育期,耗水量,植株,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麦精,精准施肥,山西农业,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示范基地,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一熟,年降水量,湿润,试验设施,210kg,hm2,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形成,旱地小麦,总耗,丰水年,平水年,施氮处理,播种,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前叶,穗轴,颖壳,茎秆,叶鞘,成熟期,产量变化,肥效,9kg,氮肥表观利用率,加施,水分利用效率,变化量,提高产量,水氮利用效率,推荐施肥,施肥量
AB值:
0.2256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