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穿透式取证: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法律应对
文献摘要:
现阶段,我国司法领域面临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空前挑战.调研表明,此类案件的办理遭遇组织架构查证难、主观心态证明难、数额数量查证难等障碍.究其原因,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涉众性带来了全新的"大案件"样态,而传统的取证方式低效滞后,导致新型犯罪的裂变性与司法回应的有效性之间呈现出巨大反差.对此,办案机关开始探索穿透式取证的新模式.这是依靠基于海量电子数据形成的分析结果或报告,洞穿其中所蕴藏的人类难以察觉的客观规律和联系的一种方法.我国应当确认穿透式取证的法律地位,并同步展开一系列配套创新.在制度层面,制定依据穿透式取证办案的司法解释或办案指引,推进专家辅助人参与办案制度,同时催生和健全大数据鉴定制度;在机制层面,建立健全数据获取与保全机制,进而发挥司法机关在预防和化解涉众犯罪风险中的能动作用.
文献关键词:
涉众型经济犯罪;电子证据;大数据;穿透式取证;大数据司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品新;唐超琰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品新;唐超琰-.穿透式取证: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法律应对)[J].法律适用,2022(01):73-88
A类:
穿透式取证,海量电子数据,大数据司法
B类:
涉众型经济犯罪,法律应对,司法领域,空前,类案,办理,组织架构,查证,主观心态,数额,额数,究其原因,大案,取证方式,新型犯罪,裂变,司法回应,反差,办案,洞穿,蕴藏,察觉,客观规律,法律地位,并同,制度层面,制定依据,司法解释,专家辅助人,全数,数据获取,保全,全机,司法机关,关在,犯罪风险,能动作用,电子证据
AB值:
0.327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