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发展滞后区域乡村数字化空间的生产机制
文献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作为发展动力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与结构变迁过程,又是乡村数字化空间的生成过程.借助技术优势和创新驱动,顺应"数字化浪潮",发展滞后区域可逐步跨越空间局限、缩小地区差距.J县"土爷驾到"网红电商品牌发展路径及其数字化空间生产实践的实地研究显示:网络空间的开拓与运营、线下空间的利用与建设,以及虚实联动实践是乡村数字化空间生产的动力之源,电商示范平台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则为跨空间互动构建了关联纽带.在时间延伸和空间联动之中,乡村空间表象实现更新、表象空间得到重塑,由此形成的崭新乡村空间布局得以有效融入跨界的广阔"流空间",并在"流空间"结构形塑作用下逐步深化数字化进程,进而有效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战略,为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文献关键词:
发展滞后区域;数字乡村;空间生产;空间联动;时空延展
作者姓名:
张军;杨倩云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引用格式:
[1]张军;杨倩云-.发展滞后区域乡村数字化空间的生产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8):173-185
A类:
发展滞后区域
B类:
乡村数字化,数字化空间,空间的生产,生产机制,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技术,发展动力,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变迁,生成过程,数字化浪潮,地区差距,驾到,网红,电商品牌,品牌发展路径,空间生产,生产实践,实地研究,网络空间,线下空间,动力之源,平台系统,空间互动,空间联动,乡村空间,表象,新乡村,有效融入,流空间,形塑,数字化进程,建设战略,时空延展
AB值:
0.3987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