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稻OsAKT2的钾吸收功能及其在地上部分K+回流中的潜在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水稻钾通道OsAKT2的基本功能和调控特征,揭示其在地上部K+回流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关键氨基酸区域序列比对,对不同物种来源的Shaker类钾离子通道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利用蛙卵电生理技术,研究水稻OsAKT2的膜电位敏感性及其对钾离子的吸收特征、离子选择性和对钾通道抑制剂的响应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了水稻OsAKT2的表达与钾浓度、铵转运及胁迫处理间的相互关系.[结果]OsAKT2与AtAKT2等典型通道高度同源(56%),属于AKT2类弱电压依赖—双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OsAKT2所介导的K+转运过程,与典型该类通道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介导K+的吸收为主,缺失了AKT2通道标志性的K+外排活性,且其K+吸收过程转变为明显的电压依赖性.OsAKT2对K+吸收Km值为43?mmol/L,是一典型的低亲和钾离子通道(>1?mmol/L);与典型Shaker通道相比,钾通道抑制剂Ba2+对OsAKT2的K+吸收活性的抑制效率(<78%)较低,而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NH4+通透性(约占K+的22%).进一步模拟田间种植水稻可能遇到的胁迫环境,发现水稻地上部OsAKT2基因的表达丰度在缺铵、缺钾及山梨醇处理下显著提高,且表现出一定的避光性(黑暗中基因表达水平较高).[结论]水稻OsAKT2能够提高植物K+吸收能力,或将有助于增强其在地上部K+回流和再利用中的功能,且对水稻体内氮素营养吸收转运具有潜在的贡献.
文献关键词:
水稻;OsAKT2;电生理;功能特异性;铵转运
作者姓名:
黄亚楠;李俊林;苏彦华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
引用格式:
[1]黄亚楠;李俊林;苏彦华-.水稻OsAKT2的钾吸收功能及其在地上部分K+回流中的潜在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07):1158-1166
A类:
OsAKT2,AtAKT2
B类:
钾吸收,吸收功能,地上部分,K+,潜在作用,钾通道,基本功能,建系,系统进化树,序列比对,物种来源,Shaker,钾离子通道,同源性分析,电生理技术,膜电位,离子选择性,铵转运,胁迫处理,弱电,整流,流型,外排,收过,Km,Ba2+,收活,抑制效率,NH4+,通透性,田间种植,种植水稻,胁迫环境,稻地,缺钾,山梨醇,醇处理,避光,黑暗,暗中,基因表达水平,吸收能力,氮素营养,营养吸收,吸收转运,功能特异性
AB值:
0.3147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