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比例与结构:刑事法制的基本要素与模式选择
文献摘要:
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刑事法制不断因时因势进行调整、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刑事法制的调整和完善,首先要解决基本观念问题,即从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理念出发,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文化特质,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的观念体系,使得刑事法制的理念要素定位准确、方向清晰,能够在冲突的价值中形成合理的衡平原则和具体规则,尤其要厘清和界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刑罚目的、社会力量参与形式,以及合理划分治安权和刑事司法权的界限,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刑事法制资源的有限性,在制度和机制的调整与完善中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进而确保犯罪治理目标的实现.
文献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刑事法制;刑事法制理念;社会力量参与;刑事司法资源
作者姓名:
时延安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时延安-.比例与结构:刑事法制的基本要素与模式选择)[J].法学,2022(05):84-99
A类:
刑事法制,刑事法制理念,刑事司法资源
B类:
基本要素,模式选择,社会治理现代化,因时,适应社会,社会和谐稳定,本观,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国情,文化特质,符合国家,观念体系,定位准确,衡平,具体规则,社会主义国家,刑罚目的,社会力量参与,分治,治安,司法权,有限性,犯罪治理,治理目标
AB值:
0.272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