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全面抗战前后中共"民主共和国"口号演进的理论脉络(1936~1940)
文献摘要:
全面抗战前后,根据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共重新提出"民主共和国"口号,以联合国民党及各革命阶级反对日本侵略,同时进行民主斗争.与此相应,中共对"民主共和国"的解释,客观上受到承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三民主义和争取革命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目标这两项既矛盾又统一的因素的制约,并因应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和要求,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演化.在国民党阴谋"溶共限共反共"的危急时刻,毛泽东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定义"民主共和国",明确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无产阶级主体性,并创造独特的国体政体理论系统化、清晰化的发展路线,指明中国革命的方向,不仅体现了中共政治纲领和主张因应时势的灵活调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成果.
文献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民主共和国口号;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作者姓名:
邓华莹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杭州310058
引用格式:
[1]邓华莹-.全面抗战前后中共"民主共和国"口号演进的理论脉络(1936~1940))[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03):51-62
A类:
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口号
B类:
全面抗战前,理论脉络,政治环境,国民党,日本侵略,共对,承认,革命领导权,这两项,因应,政治形势,阴谋,反共,危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定,专政,无产阶级,阶级主体性,国体,政体,清晰化,发展路线,中国革命,政治纲领,时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理论中国化,重要成果
AB值:
0.2617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