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呼伦贝尔草原火时空格局及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以Fire_CCI51为主要数据源,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2001-2019年草原火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呼伦贝尔草原火时间上具有年际波动较大、循环周期不定和春、秋两季双峰式集中的特点;空间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森林草原、边境线附近,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格局.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主要气象因子(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最大风速)与草原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气象因子与草原火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通过对呼伦贝尔市1981-2015年的草原起火原因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人类活动是导致草原火发生的主要因素.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对边境线20 km缓冲区内的草原火进行了提取,发现境外过火面积远高于境内而且俄罗斯的过火面积远高于蒙古和中国.
文献关键词:
草原火;过境火;草原火灾防控政策;呼伦贝尔草原
作者姓名:
周粉粉;郭蒙;钟超;常禹;于方冰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粉粉;郭蒙;钟超;常禹;于方冰-.呼伦贝尔草原火时空格局及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22(10):1838-1847
A类:
CCI51,过境火,草原火灾防控政策
B类:
呼伦贝尔草原,时空格局,Fire,要数,数据源,空间分析技术,呼伦贝尔地区,年际波动,循环周期,不定,两季,双峰,上集,森林草原,边境线,气象因子,降水量,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大风速,呼伦贝尔市,起火原因,统计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应用空间,空间分析方法,缓冲区,境外,过火
AB值:
0.292076
相似文献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段新宇;钱芮;黄学文;徐网谷;王智;吴红慧;高英志-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春 130024;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呼伦贝尔 021008;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 21004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7;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