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古戏台形制结构演变的动因
文献摘要:
中国古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形制多样、结构复杂.问题是,其形制结构演变的动因是什么?本文基于田野考察和文献查证,发现古戏台形制结构的演变是古人为了解决其时出现的观演问题而进行的声学设计,本质上是古戏台声学技术的演进和声学功能的进化.具体而言,为了给演员营造良好的声环境,古人不仅采用围合表演区和观众席的方法阻隔环境噪声,还增建台顶和多种反射墙面增加声反馈;为了让民众(神灵)看见听清,古人不仅建造山门戏台、看楼和看亭来优化观演视线,还建造"二连贯"、"三连贯"、八字音壁或设置较复杂的耦合空腔来增进听闻.需要强调的是,后台设有耦合窑洞空腔的古戏台声效卓越,能从声、音、乐、调多个层级给民众(神灵)带来较佳听感,最终完成其听觉征服的任务,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由是之故,古戏台本质上是古代哲匠精心设计的声学建筑,声学属性为其本质属性,声学价值为其核心价值.
文献关键词:
形制;结构;古戏台;声学技术;声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阳;巩媛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 太原030006;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英国吉尔德霍尔音乐与戏剧学院,伦敦EC2Y8DT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阳;巩媛-.古戏台形制结构演变的动因)[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92-107
A类:
B类:
古戏台,形制结构,结构演变,台历,于田,田野考察,查证,古人,观演,声学设计,声学技术,和声学,声学功能,演员,声环境,围合,表演区,观众席,阻隔,隔环,环境噪声,增建,建台,墙面,神灵,看见,听清,造山,山门,优化观,视线,二连,连贯,八字,字音,空腔,听闻,后台,窑洞,声效,较佳,听感,听觉,征服,神人,由是,台本,哲匠,精心设计,其本质,本质属性
AB值:
0.4995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