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语恐怕类动词向情态标记的语法化及跨语言考察
文献摘要:
现代汉语的一些恐怕类词语可用作表可能揣测的认识情态标记和表委婉、礼貌的话语情态标记.它们起源于古汉语中带小句宾语的心理动词,在汉语史上经历了相似的语法化和语义演化过程.用在对话和论说语体中以及处在条件复句的结果小句前表达言者的主观揣测,是诱发其重新分析的关键性桥梁语境;汉语作为话题优先型语言的一些特征为其语法化提供了类型学前提.由恐怕类动词演化为(担心-)认识情态标记,并进一步演化为表委婉、礼貌的语用标记,在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中都十分普遍.从演变的动因看,前者是基于以转喻为基础的认知推理,后者是基于一定的语用策略,使用这类词语具有缓和冲突、维护听说者的面子以及表达移情等语用功能.
文献关键词:
恐怕类词语;认识情态标记;礼貌标记;语法化环境;演化动因
作者姓名:
胡斌彬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斌彬-.汉语恐怕类动词向情态标记的语法化及跨语言考察)[J].当代语言学,2022(02):264-282
A类:
恐怕类词语,认识情态标记,礼貌标记,语法化环境
B类:
跨语言,现代汉语,揣测,委婉,古汉语,宾语,心理动词,汉语史,义演,论说,复句,言者,重新分析,话题优先,类型学,担心,语用标记,汉语方言,言中,转喻,喻为,认知推理,语用策略,缓和,听说,说者,面子,移情,语用功能,演化动因
AB值:
0.325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