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价值链分工的国内政治逻辑: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汽车产业为例
文献摘要:
能否深度参与全球与区域价值链,是全球化时代东亚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价值链上一国所占据的位置受众多国际因素影响,却也与国内政策选择紧密相关.各国的政策选择在是否具备出 口绩效要求和是否培育本土生产能力上差异巨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文章试图解析这种政策差异背后的政治动因,从统治者的激励与约束出发,建立了一个将选择人理论拓展到产业层面政策制定的框架,进而选取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三国的汽车产业,设计了一个"最相似"的比较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统治者面临的政治生存激励,决定其政策目标是将一个产业作为"寻租工具"还是"创收工具";实现特定政策 目标所需的成本则决定了具体的政策选择,即是否将出口绩效要求和(或)本土生产能力作为提供政策支持的条件.文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关价值链分工的研究中对国内政治讨论的不足,也显示出投资风险评估与产业政策辩论中考虑政治条件的重要性.
文献关键词:
产业发展;全球价值链;比较政治经济学;选择人理论;汽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北辰;石有为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北辰;石有为-.价值链分工的国内政治逻辑: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汽车产业为例)[J].当代亚太,2022(04):38-75
A类:
选择人理论,比较政治经济学
B类:
价值链分工,国内政治,政治逻辑,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汽车产业,深度参与,区域价值链,全球化时代,东亚国家,政策选择,土生,生产能力,图解,政策差异,统治者,激励与约束,理论拓展,三国,政治生存,政策目标,寻租,创收,收工,即是,出口绩效,投资风险评估,产业政策,辩论,中考,政治条件,全球价值链
AB值:
0.360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