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24年刘少奇关于解决汉冶萍公司困境的思考
文献摘要:
汉冶萍公司是20世纪初中国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濒临破产.作为当时安源工人俱乐部和汉冶萍总工会负责人的刘少奇连续发表《救护汉冶萍公司》《整顿萍矿意见书》等文章,对汉冶萍公司在当时国计民生中的作用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整顿和发展公司的对策建议.他指出,汉冶萍公司的存在既关系国家实业发展、国家兴亡,又关系到百余万民众的生计和社会稳定,而公司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钢铁市场萎缩以及受不平等条约限制,此外,公司在自身管理方面也积弊甚多.刘少奇结合实际条件分析认为,汉冶萍公司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所发展,但在近六七年内尚能存在,将来可谋求摆脱外资控制、获得发展.为了整顿与发展汉冶萍公司,刘少奇建议,不能再增借外债,同时通过增加产煤量,扩大公司收入.他领导开展工人运动,既保障汉冶萍公司的正常经营,又维护工人的合理权益.刘少奇关于解决汉冶萍公司困境的思考,将保障工人权益、发展民族实业及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联系起来,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对我们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积极贯彻.
文献关键词:
刘少奇;汉冶萍公司;工人权益;实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中华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中华-.1924年刘少奇关于解决汉冶萍公司困境的思考)[J].党的文献,2022(03):52-58
A类:
增借
B类:
刘少奇,汉冶萍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濒临破产,安源工人俱乐部,总工会,救护,整顿,意见书,国计民生,陷入困境,他指,实业发展,国家兴亡,百余万,万民,生计,公司经营,国际钢铁,钢铁市场,市场萎缩,不平等条约,身管,积弊,甚多,六七年,尚能,谋求,外资,外债,加产,产煤量,大公司,工人运动,工人权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解放事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AB值:
0.3411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