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虚幻性的视差之见:一种"无立场"的立场审视
文献摘要:
齐泽克以哲学思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意识形态的虚幻性进行了深刻的形式解读,凭其独有的"视差之见"探寻为何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会存在"过度性"的疏离.得出的结论是:符号是意识与实在界沟通的中介,只有完全委身于符号界,意识形态才能保持自身存在;而符号指向普遍性,普遍性必然使意识形态在面向实在界时具有"过度"色彩的把握"图式",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源于这种"过度"图式.齐泽克虽独辟蹊径地揭示了意识之所以具有能动性的形式原因,然无论在方法还是结论上都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去甚远.齐泽克专注于研究意识的运作机制,这使其学说具有一种"无立场"的普遍性,但他在根本上仍然属于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家".
文献关键词:
意识形态;虚幻性;普遍性;审视;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戴圣鹏;王娜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圣鹏;王娜-.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虚幻性的视差之见:一种"无立场"的立场审视)[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02):271-284
A类:
B类:
齐泽克,虚幻性,视差,哲学思辨,精神分析,形式解读,何意,社会现实,疏离,实在界,界沟,全委,委身,符号界,自身存在,图式,独辟蹊径,唯物史观,相去甚远,运作机制,所说,意识形态家
AB值:
0.367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