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部煤矿区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修复作用及其碳中和贡献
文献摘要:
我国西部是典型的生态脆弱敏感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煤炭的资源开发与干旱脆弱的自然环境叠加作用使西部煤矿区地表损伤及生态碳汇能力下降的问题日趋严重,探索一种与生境契合度高、贴合地形变化快速复绿的生态修复+碳汇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隐花植物如蓝藻、真核藻类、地衣、苔藓等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而成的复杂有机体,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表生物覆被层的最初主要构建者,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能够改变土壤表面的微地形,增加降水入渗,延缓或减少径流的发生,影响菌类和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并在土壤生态水文过程、土壤生物过程和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生物土壤结皮影响土壤养分累积、氮固定、风蚀水蚀过程、植物萌发与生长等方面对其生态功能进行概述.阐述生物藻结皮对沙地沙尘控制、采煤沉陷地裂缝修复、乔灌草立体生物修复等新技术模式.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与藻结皮层相比,苔藓结皮层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90.3%,丛枝菌根真菌与苔藓结皮种子土3 ∶ 1~5 ∶ 1(质量比)配比时有机碳含量增加107%.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与苔藓结皮种子土 3 ∶1~5 ∶1联合最佳配比固碳、生物土壤结皮与草灌乔立体组合生物固碳、生物土壤结皮长期修复土壤累积固碳等碳中和的贡献潜力,旨在为碳中和背景下西部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新的参考和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生物土壤结皮;西部煤矿区;碳中和;生态功能
作者姓名:
毕银丽;郭芸;刘峰;李璞宁;彭苏萍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中国煤炭学会,北京10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毕银丽;郭芸;刘峰;李璞宁;彭苏萍-.西部煤矿区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修复作用及其碳中和贡献)[J].煤炭学报,2022(08):2883-2895
A类:
B类:
西部煤矿区,生物土壤结皮,生态修复,修复作用,生态脆弱,敏感区,水土流失,伤及,生态碳汇,碳汇能力,日趋严重,生境,契合度,贴合,地形变化,速复,复绿,当务之急,土壤微生物,蓝藻,藻类,地衣,胶结,有机体,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地,陆地生态系统,微地形,降水入渗,径流,菌类,土壤动物,繁衍,土壤生态,生态水文过程,土壤生物,生物过程,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矿区生态环境,皮影,土壤养分,养分累积,氮固定,风蚀,水蚀,萌发,生态功能,藻结皮,沙地,沙尘,采煤沉陷,地裂缝,裂缝修复,生物修复,技术模式,皮层,苔藓结皮,有机碳含量,丛枝菌根真菌,最佳配比,生物固碳,矿区土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
AB值:
0.3100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