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安徽金寨响洪甸碱性杂岩体中碳酸盐脉成因初探
文献摘要:
响洪甸碳酸盐脉呈脉状穿插于碱性杂岩侵入体中,与霞石正长岩和霓辉正长岩密切共生,富SiO2、Na2O,稀土含量明显高于壳源的沉积成因碳酸盐岩.岩脉与围岩霞石正长岩和霓辉正长岩有类似的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分配模式,轻稀土富集,Eu、Ce负异常,二者具有同源性;稀土和微量元素具有岩浆碳酸岩特征.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LREE,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P.初步认为响洪甸碳酸盐脉是以岩浆成因为主的火成碳酸岩,其来源于地幔源的部分熔融作用,后期可能有残余岩浆热液叠加改造.
文献关键词:
响洪甸;碱性杂岩体;碳酸盐;碳酸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阮林森;刘忠;周皓宇;陈海峰
作者机构: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 237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阮林森;刘忠;周皓宇;陈海峰-.安徽金寨响洪甸碱性杂岩体中碳酸盐脉成因初探)[J].安徽地质,2022(04):289-293,300
A类:
B类:
金寨,响洪甸,碱性杂岩体,中碳,穿插,插于,侵入体,霞石正长岩,SiO2,Na2O,壳源,沉积成因,碳酸盐岩,岩脉,围岩,稀土元素含量,分配模式,轻稀土,稀土富集,Eu,Ce,负异常,同源性,微量元素,碳酸岩,亲石元素,Sr,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地幔,部分熔融,岩浆热液,热液叠加改造
AB值:
0.4204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