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评述与框架体系构建
文献摘要:
加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相关成果;针对目前研究缺乏"人地关系"视角和忽视游憩化利用的动态性等问题,阐释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人地"关系内涵,揭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实质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游憩功能重构,来协调废弃矿区再利用中涉及的"人"与自然环境中"地"关系,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矛盾阶段、调和阶段和协调阶段.在"人"需求推动下,废弃矿区通过资源化、资本化、产业化和区域化,逐步演化成为"人地"关系和谐的新型休闲游憩功能空间.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未来研究应遵循"人"-"地"-"人地关系"的研究框架,研究"人"的动机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剖析"地"的休闲游憩资源的构成及废弃矿区转换成为休闲游憩空间的条件;探讨"人地关系"和谐下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模式、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提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的政策保障体系.
文献关键词:
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框架;人地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秋菊;彭苏萍
作者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秋菊;彭苏萍-.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评述与框架体系构建)[J].煤炭学报,2022(06):2150-2160
A类:
游憩化利用
B类:
废弃矿区,利用研究,研究评述,框架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系,动态演进规律,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框架,方法体系,功能重构,演进过程,资本化,区域化,演化成,休闲游憩,功能空间,利益诉求,转换成,游憩空间,利用模式,影响效应,政策保障
AB值:
0.158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