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进展及冲击地压"入-煤-环"三要素机理
文献摘要:
煤的冲击倾向性是冲击地压机理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也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系统梳理了煤的冲击倾向性专业术语和冲击倾向性指数的研究历史,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的概念和定义.对现有的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的出处、定义、表征符号、计算公式、试验过程、分类标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来自5个煤矿的30个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对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具体的冲击倾向性类别.为了对煤的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的判别结果进行统一验证,根据煤样破坏过程和破坏状态,提出了基于试验现象的煤样冲击倾向性定性判据及分类标准.通过统一对比,结果表明剩余弹性能指数判别结果和定性判据判别结果完全一致.剩余弹性能指数以煤线性储能规律为基础,从煤样受力全过程中能量输入、储存、消耗、剩余的角度出发,以煤样破坏时剩余的绝对能量值作为判别指标,符合冲击地压发生时释放弹性应变能的本质.剩余弹性能指数属于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所得结果实现了和定性判别结果的相互验证和统一,具有科学性与适用性.根据冲击地压属于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借鉴系统工程学思想提出了冲击地压"入-煤-环"三要素机理,进一步明确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从力学性质和材料性质2个方面分析了煤和岩石的本质属性差异,认为冲击地压属于固体可燃有机岩动力破坏,而岩爆属于固体不可燃无机岩动力破坏.最后,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指数研究中存在的6个关键科学问题.
文献关键词:
冲击地压;煤冲击;冲击倾向性指数;线性储能规律;剩余弹性能指数;远场弹射质量比;"入-煤-环"三要素机理;深部工程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宫凤强;赵英杰;王云亮;彭康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89;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江苏苏州 215123;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宫凤强;赵英杰;王云亮;彭康-.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进展及冲击地压"入-煤-环"三要素机理)[J].煤炭学报,2022(05):1974-2010
A类:
冲击倾向性指数,剩余弹性能指数,线性储能规律,储能规律,深部工程地质灾害,远场弹射质量比
B类:
三要素,压机,研究问题,前评估,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专业术语,研究历史,数的概念,出处,试验过程,分类标准,煤样,单轴压缩试验,破坏过程,判据,完全一致,中能量,能量输入,能量值,判别指标,合冲,弹性应变能,结果实,定性判别,相互验证,工程学,作用和地位,力学性质,材料性质,本质属性,可燃,动力破坏,岩爆,指数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煤冲击
AB值:
0.180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